红包攀比风潮:广西多地倡议少发,情意深浅不在钱
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50128/960848280416161792023784.jpeg/E23ErwmM50feQsCKCJ0YqRiEq4f1npirwaRwYMGkcGA红包,这一承载着祝福与情意的传统习俗,近年来却在某些地区逐渐变质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红包金额不断攀升,范围不断扩大,甚至演变成一种严重的攀比现象。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,更让原本温馨的节日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对此,广西百色、防城港等地近日纷纷发出倡议,呼吁春节期间少发红包,让红包回归祝福的本位。
1月26日,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及市精神文明办发布倡议书,明确提出在春节期间少发红包,力求营造积极健康的节日氛围。倡议书指出,红包是长辈对晚辈的新年祝福,而非亲友之间的攀比“面子钱”。倡导市民不向直系亲属之外的朋友发放红包,避免将红包变成负担。同时,倡议书强调,红包的本质是人际礼仪的表达,是文明风尚的承载,金额的多少并不等同于情感的深浅。建议直属亲属间发放小额红包,让这一传统回归最初的祝福意义,并教育孩子在接受红包时表达祝福,而非进行金额攀比。
全市的党员干部也被要求率先落实这一倡议,坚决遏制红包攀比风潮,以优良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,树立文明轻松过春节的新风尚。此外,倡议还旨在引导家庭培育良好家风,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,抵制攀比和奢华的心态,鼓励勤俭节约。早在1月7日,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和市精神文明办已经发出类似呼吁,强调红包是长辈对晚辈的新年祝福,提倡在直属亲属之间发放不超过20元人民币的小额红包,让红包回归祝福的本真。
与此同时,广东汕头市于1月26日举办了“广东小额红包·讲心不讲金——拒绝攀比红包,移风易俗过大年”的活动。通过美术与宣传的结合,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倡导节约过节的良好氛围。志愿者向参与的家长和小朋友派发倡议书,呼吁在春节期间以“讲心不讲金”的理念互赠小额红包,拒绝攀比,让红包回归祝福的本义。参与者也积极创作春节小额红包年画,表达对亲友的新年祝愿,展现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市民普遍表示,祝福不应以金钱为衡量标准,过年红包不应攀比,重在好意头。
红包文化的变质,不仅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某些不良倾向,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。广西多地及广东汕头市的倡议和活动,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。通过倡导小额红包、拒绝攀比,这些地区试图让红包回归其最初的祝福意义,营造更加健康、文明的节日氛围。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更是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引导。希望这一倡议能够得到更多地区的响应,让红包真正成为传递情意与祝福的载体,而非攀比与负担的象征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