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代替医生看病开药?湖南医保局出手:严禁人工智能处方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我国医疗领域出现了“AI看诊”和“AI开药”等现象,甚至有医生使用DeepSeek诊断脑瘤患者。近期,湖南省医保局发布通知,要求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,并严禁使用AI自动生成处方,这一措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。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50215/967490321199927296298176.png/I4MRnp5Y-WKLyTxqF7BBJfpp_6t0mjciH73-ux-9_rs据国内媒体报道,湖南省医保局发布的通知中,对网络医院的处方行为进行了明确规范。通知强调,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有效的问诊,并禁止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生成处方。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50225/971160953280270336785491.jpeg/loPs6LenYm4h2SZaYBl5ERv79dA9yrtelEBCDpRAQg4早在2022年,我国官方就已出台《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(试行)》,明确要求处方必须由接诊医生本人开具,禁止使用AI自动生成处方。然而,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助手DeepSeek的普及,相关规定再次受到关注。DeepSeek是一款由中国公司研发的AI工具,旨在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。AI辅助诊疗的争议尽管法律不允许AI直接开具处方,但在许多医院中,AI技术已被运用到辅助医生工作,并且越来越多的医院宣布接入DeepSeek。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张宏伟近日上传了一段视频,展示了他向DeepSeek询问一名脑瘤患者的治疗方案,AI仅用18秒便提供了建议,并评估了手术风险,引发了热议。有医生表示,AI辅助工作并非近年才有,他们早已使用AI软件来协助医生分析X光片,这些工具能有效降低误诊率。医生强调,AI只是辅助手段,最终的诊疗决策仍需由医生作出。四川省一家医院曾使用DeepSeek辅助一名82岁肾癌患者完成超高难度手术,术后第三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。DeepSeek通过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病历资料,为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风险评估,极大程度地缩短了手术时间,并降低了手术风险。这一案例显示了AI在复杂病例处理方面的潜力。湖南省医保局的通知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,不少人感慨“AI什么都会,连看诊也会”,甚至有人调侃“下一个消失的行业就是医生”。也有网友担心,未来在医院看诊时,医生可能会忙于向AI请教开药方案。这种担忧反映了公众对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复杂情感,既期待其带来的便利,又担心其可能带来的风险。免责声明:文章内标注时间、事件过程、相关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,请勿对号入座。理性看待本事件,不要主观臆断恶意评论、切勿人身攻击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本文如存在真实性争议、事件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