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资金外流:赴港上市企业资金用途严查
人民币贬值压力之下,企业赴港上市融资的资金流向迎来更严格的监管。知情人士透露,相关部门正收紧企业在香港(Hong Kong)上市及融资的资金用途,以防止资本外流。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374225/org/95296582970ae5d9bd5bee9ad78be0f0.JPG/RdGwKuAogOCzmOppk7OkcTEJVpG_R3TXPblp-z25afs
具体而言,企业若计划将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用于海外业务,必须详细说明资金的具体用途,并事先获得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。如果企业无法充分证明资金用于海外业务的合理性,则需要将资金汇回国内。不仅如此,监管机构近期还加大了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查力度,严防企业通过虚假的海外投资将资金转移出境。此前,企业在资金配置方面拥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,但现在,相关公司被要求在整个股票销售过程中,向外汇管理局和其他相关部门汇报最新情况。
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362270/org/4a9212eb6036808b3603f5037ddf9ddf.jpg/vmAS0UEDUnwgFt2xh4Uq8Db7pfh8X7j9e8ECCHvBAgg
《彭博》(Bloomberg)数据显示,2024年港股首次公开募股(IPO)集资额达到约100亿美元(约合780亿港元),同比几乎翻倍,但仍低于疫情前10年约300亿美元(约合2340亿港元)的年平均水平。与此同时,根据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,2024年中国直接投资项目的净流出规模达到1680亿美元(约合1.31万亿港元),创1990年有数据以来的最大纪录,引起政府高层关注。中国国务院本月发布稳外资行动方案,承诺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要求,作为中央政府扭转自新冠疫情以来投资下滑局面的最新举措。有分析认为,当前中国鼓励资金汇回国内并限制资本外流的措施,旨在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。近年来,受经济增长放缓、中美利差扩大等因素影响,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有所下降,面临持续贬值压力。
相关背景:
*
彭博(Bloomberg):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(United States)的全球性财经资讯公司,提供金融数据、新闻和分析等服务。
*
港股IPO:指在中国香港(Hong Kong)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的行为,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