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航“升级”经济舱引争议:舒适度降级,票价几何?
近日,中国南方航空(以下简称南航)对部分机型的经济舱座椅进行了改造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有乘坐过改造后航班的乘客反映,新座椅的椅背超薄,坐垫偏硬,舒适度大打折扣,如同“硬座”一般。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50319/979068307321655296590713.png/2xJ4WcCKASIJf5BzfI1ICfyybqvFqAqVS2eeUktnnlI据了解,南航此次改造的目的是增加座位数量,提高航班的载客率。通过采用超薄座椅,可以有效压缩座椅间距,在相同空间内安排更多的座位。这一举措被外界解读为南航效仿廉价航空公司,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强市场竞争力。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41024/926080530934403072564910.jpeg/cTaYvaBa-_GqB-RY0S2bedHwKUVt8aSsKpiPkiqYj5I乘客对于南航的这一“升级”并不买账。有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称,“座椅薄得像纸一样,长途飞行简直是受罪。”还有乘客质疑,南航在降低舒适度的同时,是否也会相应降低机票价格。毕竟,如果票价不变,乘客将以同样的价格,享受到更差的乘机体验。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190131/15489239095c52b405424c9.jpg/enKYIq9gDUfViefY3oqH9ctLP5DsMRMdjVk5I41ZOSM南航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正面回应。不过,有业内人士分析,航空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,也应该兼顾乘客的舒适度。一味地压缩成本,可能会适得其反,损害自身的品牌形象。此前,瑞安航空(爱尔兰)曾提出“站票”设想,但因安全和舒适性问题而未能实现。经济舱座椅的舒适度问题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随着航空业竞争的加剧,不少航空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。例如,缩减餐饮服务、减少免费行李额度等。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票价格,但也降低了乘客的乘机体验。中国民用航空局对于客舱座椅间距有明确规定,但并未对座椅本身的舒适度做出具体要求。因此,航空公司在合规的前提下,可以自主选择座椅类型。然而,如何在合规与舒适之间找到平衡,是航空公司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南航“升级”经济舱事件,引发了人们对于航空服务质量的关注。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,航空公司是否应该更加关注乘客的需求?这或许是值得整个行业反思的问题。免责声明:文章内标注时间、事件过程、相关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,请勿对号入座。理性看待本事件,不要主观臆断恶意评论、切勿人身攻击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本文如存在真实性争议、事件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