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制造激励计划遇冷,230亿美元豪赌仅达成37%目标
耗资230亿美元的“印度制造”激励计划,为何效果大打折扣?是企业不给力,还是另有隐情?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30918/780449601399296000879246.jpeg/3P1UdLJx_r995ahtQZT2njdsLUbSr0mRf0JVhX9CVYU
据路透社报道,由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决定放弃一项价值230亿美元(约合1800亿港元)的制造业激励计划。该计划已实施四年,原计划通过现金奖励,鼓励企业达到特定生产目标,从而在2025年前将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提升至25%。包括富士康(Foxconn)、印度信实工业(Reliance Industries)等约750家公司参与了该计划。然而,印度商务部的分析显示,截至去年10月,参与计划的企业合计生产价值1519.3亿美元的货物,仅达到政府设定目标的37%。此外,政府对外发放了17.3亿美元奖励金,发放目标达成率不到8%。
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40903/907670008975331328345812.jpeg/jNuf-fadD2dL7mtX9gbdaOIAPrMng7ltBi61YwYutWM
成效与困境
https://wsrv.nl/?url=https://cdn.hk01.com/di/media/images/dw/20230831/774032188483047424356147.jpeg/nGZLTwLxj-ZNBAUpjsAWN_NP9Y_H_spGAdfWcAHX1nA
报道称,该计划在重振制药业和手机制造业等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然而,由于钢铁、纺织、太阳能板制造等产业难以与中国同行进行低价竞争,该计划在相关产业的成效并不如预期。路透社援引政府文件和信件显示,许多参与计划的企业未能启动生产,而达标的企业则面临政府发放资助进度缓慢的问题。
计划终止后的新方向两名印度政府官员向路透社透露,该计划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印度放弃重振制造业。莫迪政府目前正在计划替代方案,以继续推动印度制造业的发展。
相关背景莫迪,全名纳伦德拉·达莫达尔达斯·莫迪(Narendra Damodardas Modi),现任印度总理。富士康(Foxconn),正式名称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,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。信实工业(Reliance Industries),是印度最大的私营企业之一,业务涉及能源、石化、纺织、零售和电信等多个领域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