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8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查看: 29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揭秘小学数学考试题:30元找零引热议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1-26 15:24:4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来都来了,注册个账号留下你的评论吧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账号

x




近日,一张小学数学试卷的某道题目在内地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。题目中,学生需计算用30元购买12元蔬菜后,老板应找回的钱额。而令人惊讶的是,回答18元的答案竟然被判定为错误。这一情况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。

据传,此题为一张小学数学考试卷中的“思考题”。描述的是奶奶在菜市场用30元购买了12元的蔬菜。按照常规计算,找零的确应为18元。然而,有网友指出,这并非简单的算术问题,而是涉及到了对货币面额的理解。

网络上有数学教育者解释说,由于人民币面额中并无直接30元的面额,因此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来理解。例如,如果奶奶支付的是两张15元的人民币,那么找零应为3元;若奶奶支付的是一张20元和若干张1元硬币,则找零为8元。这样的解释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化,考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。

而这一道题目并不是唯一的争议点。试卷中另一道关于16个小朋友玩跳绳的题目也引起了注意。题目中问到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跳过去,而正确答案并非简单的数字相减。这需要学生理解这是一个集体活动,并注意到有两个人负责摇绳的情况,剩余的小朋友才是实际跳绳的人。

对此,部分网友表示了对试题设计的质疑,认为这样的题目偏离了数学教学的初衷。他们认为,数学试题应当以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主,而非过于强调生活场景的理解。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可能会混淆数学与应用题的目的。

对于这种争议,教育界应深入反思。数学试题的设计应当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,又能够结合生活实际,但不应过于复杂化或偏离主题。合理的试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,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。

总结来说,这起事件提醒我们,教育工作者在设计和编制数学试题时需更加审慎和用心。合理的试题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,而过于复杂或偏离主题的题目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。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数学教育的发展,能够更加注重知识和实际的结合。

Archiver|小黑屋|868论坛  

GMT+8, 2025-4-21 14:43 , Processed in 0.029924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868

© 2024-2025 868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