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8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查看: 9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初中生“挑刺”,川博“认错”:一场跨越千年的文物对话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3-19 17:03:5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来都来了,注册个账号留下你的评论吧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账号

x
近日,四川省博物院(以下简称“川博”)发生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事:一位15岁的初中生在参观时,对馆内一件展品的年代标注提出了不同看法,而川博在经过核实后,承认了错误并进行了更正。
据了解,这位名叫徐伟哲的同学是成都市石室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。3月14日,他在川博二楼魏晋南北朝展厅参观时,注意到一件昭明镜的介绍文字显示其断代为南北朝时期。凭借着对铜镜研究的了解,徐伟哲认为该镜“铜质精良、皮壳温润”,具有典型的西汉特征,而非南北朝时期的粗糙铜质。
徐伟哲随即向川博工作人员反映了自己的观点,没想到很快得到了积极回应。川博陈展部的工作人员在接到反馈后,立即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,并对这面铜镜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查阅。经过多方核实与认证,最终确认该铜镜确为汉代文物,川博方面也及时更正了文物介绍。川博相关专家表示,考古发掘中,早期器物出现在晚期墓葬中的现象并不少见,精确断代需要严谨的类型学分析,不能仅凭直觉判断。
此事一经报道,立刻引发了网友热议。有人赞赏川博的开放态度和严谨作风,认为博物馆能够听取公众意见并及时纠正错误,值得肯定。也有人对徐伟哲的专业知识储备表示惊讶,甚至有网友质疑他是否真的只有15岁。对此,徐伟哲笑着回应,自己经常被人怀疑年龄,还曾在网上晒出身份证“自证”。
据悉,徐伟哲从小就对文物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,经常参观各地的博物馆。他认为博物馆是最好的老师,并已参观过上百家博物馆。此外,他还是一位古玩爱好者,曾向陕西省的一家博物馆捐赠了包括汉代铁剑、战国骨针在内的18件文物。
川博虚心听取观众意见,及时更正错误,值得点赞。文物的研究和鉴定是严谨的学术工作,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方法。同时,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化机构,也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,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,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‍‌​​‌‌​‌​‍‌​​​‌‌​​‍‌​​​‌​‌​‍‌​​‌​​‌​‍‌​‌‌‌‌​​‍‌​​‌‌‌‌​‍‌​‌​‌​​‌‍‌‌​​‌​​​‍‌​‌​‌​‌​‍‌​‌​‌‌​​‍‌​‌‌‌​‌‌‍‌‌​​‌‌​​‍‌‌​​​‌‌​‍‌‌​​‌​​‌‍‌​‌​‌​​​‍‌​‌​​‌​‌‍‌​​​‌‌​​‍‌​​​‌​‌‌‍‌​​‌​​​‌‍‌​​​‌​‌​免责声明:文章内标注时间、事件过程、相关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,请勿对号入座。理性看待本事件,不要主观臆断恶意评论、切勿人身攻击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本文如存在真实性争议、事件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
Archiver|小黑屋|868论坛  

GMT+8, 2025-4-21 15:41 , Processed in 0.029919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868

© 2024-2025 868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