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8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查看: 9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一镜到底?希区柯克“伪”神作,奥斯卡最佳也玩剪辑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4-5 15:08:3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来都来了,注册个账号留下你的评论吧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账号

x
《混沌少年时》热播,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再次引发热议。但你知道吗?有些你以为的“一镜到底”,其实是障眼法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说到“一镜到底”,就不得不提英国(United Kingdom)导演阿尔弗雷德·希区柯克(Alfred Hitchcock)1948年的《夺魂索》(Rope)。受限于当时的胶片技术,每卷胶片只能拍摄10分钟,因此这部80分钟的电影实际上由10个镜头拼接而成。希区柯克(Alfred Hitchcock)巧妙地利用拍摄静止物体或人物背部全黑作为过渡,完成了“一镜到底”的视觉效果。虽然并非真正的一镜到底,但这种创新手法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。


一镜到底电影:指整部影片只有一个镜头,没有剪辑和切换。这种拍摄手法对导演、演员、摄影等各个环节都有极高的要求,需要精心设计场面调度、演员走位和摄影机运动,才能保证影片的流畅性和观赏性。


奥斯卡金像奖: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年度奖项,旨在表彰在电影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人士和作品,是世界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。

近年来,一些备受赞誉的电影也采用了类似“伪一镜到底”的手法。例如,在2015年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“最佳影片”、“最佳导演”等四项大奖的《鸟人》(Birdman),虽然对外宣传为一镜到底,但实际上是由16个镜头拼接而成。导演亚历杭德罗·冈萨雷斯·伊纳里图(Alejandro G. Iñárritu)秉持“现实生活没有剪辑”的理念,力求让观众沉浸在男主角的视角中,体验其心路历程。此外,同样获得奥斯卡“最佳摄影”等三项大奖的《1917》(1917),也以一镜到底为概念,由摄影师罗杰·狄金斯(Roger Deakins)掌镜,虽然影片由34个镜头拼接而成,但其流畅的节奏和惊人的效果,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,与主角一同经历一战的残酷与紧张。

香港(China Hong Kong)导演杜琪峰也对长镜头情有独钟。在2004年的《大事件》中,他用一个六分钟的无CG长镜头,展现了警方与悍匪街头枪战的激烈场面。为了保证效果,演员们进行了长达三天的彩排,力求走位、台词和爆破点的精准配合。在2016年的《三人行》中,杜琪峰再次挑战长镜头,以慢镜头形式呈现医院枪战的细节。为了达到逼真的慢动作效果,演员们在拍摄前接受了两个月的肢体训练,通过放慢动作来配合镜头运动。

Archiver|小黑屋|868论坛  

GMT+8, 2025-4-22 09:26 , Processed in 0.030037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868

© 2024-2025 868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